國產替代黃金發展期,工業機器人科技龍頭如何布局?
導語: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,機器人+應用拓展趨勢形成,在農業、制造業、物流、金融、商業、家居等行業不斷擴展更廣泛的應用場景。根據《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(2022年)》,2022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174億美元,五年年均增長率達到22%。
機器人概念,似乎一直是人類科技發展中繞不開的話題,除了登陸熒幕的機器人電影屢見不鮮外,生活中對于機器人的研發也從未停止過。今年以來,人形機器人消息頻出,讓機器人概念股獲得了市場廣泛關注。但事實上,應用空間更廣闊的工業機器人早已深入日常生活,并在需求拉動下持續增長。業內認為,我國機器人產業鏈日益完善,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,未來國產機器人產業有望迎來發展黃金期。
1、工信部加快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
近日,多只機器人概念股表現強勢,綠的諧波大漲14.43%,京山輕機、鳴志電器、江蘇北人等多股漲超5%。
消息面上,工業和信息化部昨日舉行“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”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。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表示,下一步將全面落實《“十四五”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》,加快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其中提到,積極拓展行業應用,實施“機器人+”應用行動,組織產需精準對接,加快成熟場景普及推廣,加大新興領域產品創新,做強細分領域特色應用,助力各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。支持企業深耕細分行業,加快成長為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。鼓勵行業骨干企業發揮引領作用,在整機、零部件和系統集成等領域,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生態。
2、工業機器人整體需求旺盛,漲價潮下更具性價比
近期,受益于制造業復蘇和新能源汽車、光伏等領域投資提速,工業機器人供不應求,訂單迎來爆發式增長,國產工業機器人今年以來開始漲價。
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,機器人+應用拓展趨勢形成,在農業、制造業、物流、金融、商業、家居等行業不斷擴展更廣泛的應用場景。根據《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(2022年)》,2022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174億美元,五年年均增長率達到22%。
中航證券指出,工業機器人整體需求旺盛,上半年行業增速下滑明顯主要系4-5月份疫情影響生產和交付,隨著疫情得到控制,機器代人大背景下制造業對自動化的需求仍在提升,我國國產工業機器人部分核心零部件已具備國產替代能力,漲價潮下更具性價比,看好國產品牌的成長性。
3、科技龍頭積極布局
近期,國內外科技龍頭企業紛紛推出機器人新品或斥資收購。
商湯科技召開新品發布會,推出其首個家庭消費級人工智能產品——“元蘿卜SenseRobot” AI下棋機器人。該產品融合了傳統象棋文化和人工智能技術。不僅可陪伴孩子學習、對弈象棋,還能鍛煉思維、保護視力,并進行象棋技術等級評測。
騰訊發布了第二代四足機器人“Max”。Max能夠識別復雜地形,并實時規劃步伐,避免踩歪、打滑、摔倒等風險。此次Max的發布,標志著騰訊在機器人靈敏運動研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。
近日,國產協作機器人企業節卡完成了D輪融資,融資金額約10億元,參投的機構包括淡馬錫、軟銀集團、沙特阿美旗下的風投基金等。
從全球范圍來看,海外巨頭也在積極進軍機器人行業。
iRobot公告,宣布亞馬遜將以17億美元的估值收購iRobot。機構認為,此次并購凸顯在各大科技巨頭紛紛布局機器人賽道的背景下,機器人資產戰略價值凸顯。
馬斯克在特斯拉股東大會上表示,他認為特斯拉機器人“擎天柱”比汽車更有價值,將徹底改變經濟。按照計劃,“擎天柱”原型機將在今年9月30日的AI日上公布。
我國已經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。數據顯示,去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36.6萬臺,同比增長67.9%。服務機器人產量達921.4萬臺,同比增長48.9%。今年6月工業機器人產量4.61萬臺,同比增長2.5%,在 4、5 月負增長后重回正增長,恢復明顯,呈現出良好的增長韌性。
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日前表示,我國基本形成了機器人零部件到整機,再到機器人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,產業鏈韌性不斷增強,零部件、整機、系統集成的專精特新企業脫穎而出。工信部將進一步維護機器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,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,加快實施“機器人+”應用行動。
4、機構看好機器人三大主線
目前,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零部件、中游機器人本體和下游系統集成商。
從盈利能力來看,上游核心零部件盈利能力最強,減速器毛利率40%,伺服系統為35%,控制器為25%,三者大約占工業機器人總成本70%,是價值量最高環節。
盈利能力,驗證上下游之間議價能力。在整個產業鏈條中,核心零部件由于技術門檻較高,特別是減速器,具備較強議價權;系統集成商因為貼近客戶需求,且終端客戶對自動化工藝知識較為欠缺,因而也有一定議價優勢。
本體企業盈利能力最弱,因為要高價采購優質上游零部件,下游又依靠集成商來拓展銷量,加之技術含量一般,競爭者多,大大壓縮了行業盈利能力。
中航證券研報指出,工業機器人整體需求旺盛,上半年行業增速下滑明顯主要系4、5月份疫情影響生產和交付,隨著疫情得到控制,機器代人大背景下制造業對自動化的需求仍在提升,我國國產工業機器人部分核心零部件已具備國產替代能力,漲價潮下更具性價比,看好國產品牌的成長性。
工業機器人整體需求旺盛,國產品牌取得較大進步,看好三條主線:
1)在上游核心零部件領域取得技術突破、實現國產替代的廠商:綠的諧波、雙環傳動、匯川技術、中大力德。
2)中、下游,“核心零部件生產+本體生產+系統集成”的全產業鏈模式的廠商將會獲得優勢競爭地位,建議關注:埃斯頓。
3)為工業設備裝上“眼睛”的專注視覺核心技術的奧普特、天準科技。
工業機器人
電話:86-10-88808897
傳真:86-10-68683796
地址: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南路65號融科創意產業中心A座1604-5
電話:86-10-88808867
傳真:86-10-88808865
地址:北京市石景山區時代花園東街8號院3號樓12層1518室